近日,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学部有机功能分子研究所,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蒲守智教授/陈钊教授团队在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: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》上发表了题为“Naphthalimide-based luminogens with bright aggregative-state emission: High-contrast blue-shift mechanofluorochromism and application in ink-free secure information storage”的研究成果。

图1 萘酰亚胺荧光分子的AIE、力致蓝移荧光变色及其应用示意图
近十年来,力致荧光变色(Mechanofluorochromic,MFC)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的热点。迄今为止,已报道的力致荧光变色材料大部分都显示出力致红移荧光变色,相比之下,力致蓝移荧光变色材料数量较少,而同时显示出聚集诱导发光(AIE)和高对比度力致蓝移荧光变色性质的化合物是非常少见的。
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七个含有不同苯环取代基的咔唑-萘酰亚胺类衍生物。通过引入不同的苯环取代基,可以调节目标分子的荧光特性。值得注意的是,荧光化合物CNme-OCH3不仅表现出典型的AIE性质,而且还显示出罕见的位移差高达74 nm的高对比度力致蓝移荧光变色现象,此外,CNme-OCH3的固态粉末经外力刺激后荧光强度也会显著增强,基于该荧光分子优异的力响应荧光蓝移特性,其被成功应用于无墨书写。
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何恺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,陈钊教授、何海峰副教授和蒲守智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,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该论文第一通讯单位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2361020、22263005)、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(青年)项目(20212BCJ23004)、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(YC2024-S680)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(20224ACB203006),豫章师范学院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团队项目(YZTD202301)以及有机功能分子江西省重点实验室(2024SSY05141)等项目的支持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saa.2025.126424